人生就如「尋寶趣」🕵 在不如意之中,發現積極意義🎖🎖🎖書摘《怪癖心理學》Part 1
我們為何會陷入「不是成功就是失敗」的二分法思想當中?又該如何從中擺脫呢?本文摘自《怪癖心理學》一書,作者為岡田尊司,以下為文章摘要整理。
美國的精神科醫生瑪莎.林納涵(Marsha M. Linehan)在研究反覆企圖自殺及自虐行為的邊緣型人格障礙(BPD)的治療方法中,得出這樣的結論:BPD的根源在於統合對立的功能不健全,只有重新獲得統合功能,克服二分法思考方式,才能改善這個心理狀態。
對於具有二分法思考方式的人來說,失敗與成功是對立的,「不管自己怎麼做都只會失敗」,他們陷入了這種思維方式中。但實際上,人們正是在經歷諸多失敗之後才成功的;因此,失敗和成功雖是兩個對立的語意概念,也只是語言上的制約而已。
培養統合避免二分法
事實上,失敗和成功並非對立概念,「失敗和成功具有連續性,它們是彼此的必要條件,只是切入點不同。」
能從統合的角度、廣闊的視野看待事物的人來說,即使經歷失敗,也不會把自己的一切都看成失敗,會覺得失敗只是為了讓自己做好成功的準備。
而如果具有強烈二分法思想的人,哪怕只是一次失敗,他們也會感到「天塌下來了!」從此一蹶不振。
壞事發生肯定有好事存在
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,並不代表整個人生都是如此,有時壞事也會變成好事。正因為有壞事發生,當好事發生時,才會有更強烈的喜悅之情。如果你能夠這樣想,你就是個統合思維發達的人。
而對於容易陷入二分法思考的人來說,哪怕壞事只發生一兩次,他也會覺得,現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失敗的,將來也只能是失敗的!
那麼,我們怎麼做才能克服這種二分法思維?
為此,林納涵確立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,取名「辯證行為治療」。這種方法並不是聚焦在否定那一面,而是將事物的焦點集中在肯定那一面:「即使壞事發生了,其中肯定有好事存在。」
患者接受這樣的治療方式,漸漸形成這種思維,「即使是已經失敗的事情,也依然能肯定其背後有某種意義所在。」透過這樣的思維訓練,患者能夠漸漸感覺到自我價值,使其內心的自我否定得到緩解。
期許我們的文章天天陪伴您,時時充滿正面能量!
我們的文章兼具:實用面可行動、文化面可聊天,
幫您找到傳遞給家人+朋友+戀人溫暖訊息的方法,讓您成為暖冬太陽般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