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完成什麼 ﹥想完成什麼🎯 改善拖延的毛病,先從改變思考重心開始😁

好吧,我承認,這就是我「拖延這篇文章」的原因!

大多數的人會拖延,是因為把思考重心,放在:「想完成什麼」。

咦~以前老師不都教「要立志做大事!」把事情想厲害一點,難道不對?

「想完成什麼」的意思,根據《拖延心理學》一書的說法,就是沒有考慮到在時間、資源等限制之下,「能夠完成什麼」、或必須經歷的步驟,細分還可分為以下3種:

1.想完成太多事、過度承諾,擔心無法如期完成,讓焦慮影響了執行能力。

2.還有一種人是完美主義,不把計畫設想到萬無一失,就不願開始執行。

3.容易分心、缺乏紀律,只要感覺不對,就全面棄守。

想到就做,可以破解拖延的魔咒

一直思考「想完成什麼」,結果就是讓可完成的目標太過模糊,無法堅持到底。你要認清一件事:拖延只是讓事情往後延,而非消失;該做的事情被擱置,不但無法讓你感到輕鬆,還會喪失「動手做」可能獲得諸如實際經驗、口碑等好處。

《葛洛夫給你的一對一指導》這本書指出,一旦跨出第一步之後,比較容易繼續下去。例如:多人因為總想著:「要花一小時寫報告,先來…」結果就是事情一直拖著,沒有開始。

其實,不應該先想「要花多少時間」,而是「先來做一點」,只要有空檔就做,就算只有5分鐘,先打開手機或平板,想個唬人的標題,應該綽綽有餘吧!

給自己設定獎賞

人嘛~有惰性是難免的。

《腦內物質工作術》建議,在達成目標前,你可以「先跟自己約定獎賞」,例如:中午前寫完5頁PPT,就去買星巴克。

為了拿到獎賞,我們比較願意付出更大的努力,並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執行步驟,不會一直思考「想完成什麼」、「這麼難!要花多少時間呀?」、「想不出來!」這些讓自己過多焦慮的思考方式。

設定獎賞,我們比較容易開心的面對執行步驟,一點一點做下去、一點一點累積,就不會被那些「該做卻沒做」的事情糾纏了。

分享此文章
WarmWarm

WarmWarm

期許我們的文章天天陪伴您,時時充滿正面能量! 我們的文章兼具:實用面可行動、文化面可聊天, 幫您找到傳遞給家人+朋友+戀人溫暖訊息的方法,讓您成為暖冬太陽般的人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