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到好吃的東西,要記得笑喔🌸看見微微的幸福《戀戀銅鑼燒》part 1

《戀戀銅鑼燒》故事中的三人,看似「被世界拒絕」,卻在每天對抗日常不同情況之中,最終相互學習,接受自己和周圍的世界。

日本大導演河瀨直美的《戀戀銅鑼燒》,是在講述三個孤單的人:若菜、千太郎、德江;這三個角色似乎在隱喻人生的三個階段:青年,中年和老年。

若菜:因家境貧窮,被迫放棄升學和飼養多年的小鳥,徘迴在青春的岔路上,吃著店長千太郎免費給的烤壞銅鑼燒。

千太郎:不喜甜食,卻在平凡小鎮一隅,擔任小小銅鑼燒店店長,販賣著自己不曾全部吃完的紅豆銅鑼燒,日復一日。

德江:渴望在銅鑼燒店工作的老婦人,毫不藏私分享著美味紅豆餡的烹調秘方,在於「用心傾聽、用愛關注紅豆」。她加入後,銅鑼燒店生意越來越好,原本鬱鬱寡歡的千太郎,臉上也出現了陽光般的笑容。

生命各有困境

千太郎壓抑了他黑暗過往的陰影;若菜仍在尋找他在世界上的位置;而德江已經有一個漫長的旅程,並且知道自己即將告別。

儘管三人背景南轅北轍、看似難以搭上線,但透過烹調紅豆的過程,三人無形中形成某種聯繫,改變了他們看世界的方式。

這邊也不劇透太多,只簡述電影中象徵「正面積極」的德江如何在銅鑼燒店「來&去」。

來:

在一個櫻花紛飛的早晨,神秘老婦人德江,來到千太郎的銅鑼燒店積極爭取職位。她帶來獨門紅豆餡請千太郎試吃;千太郎嘗一口,就被德江的紅豆餡吸引。

去:

儘管知道德江以前是痲瘋病患者,千太郎依然不願將德江趕走。賣得超好的銅鑼燒,因流言傳開,開始門可羅雀,兩人心底都明白原因卻不願說穿。

某日千太郎向德江說:「可以先回家。」德江意會過來,笑著向千太郎道別。

德江走出店鋪,開心的向櫻花、鳥兒揮手。不願千太郎難做人,德江寄了封辭職信。

老人家被隔離了幾十年,好不容易重新站在陽光下,找到自己的生活,卻難逃世人眼光,只能再次回到自己的角落。

學會欣賞日常的美好

很悲傷嗎?答案:是、卻也不是!

大自然的聲音、日常生活的聲音,在這部電影敘事中,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
搖動櫻花的風聲、蒸紅豆發出的蒸汽聲、廚房的聲音,都被賦予了現實意義,讓觀眾沈浸在日常美麗之中,是那種無法透過言語、只能單純感受的美麗。

這部電影把「衝擊性」放一邊,整部電影在「淡淡的日常」裡進行。故事中的三人,看似「被世界拒絕」,卻於每天對抗日常不同情況,最終相互學習,接受自己也接受身旁的世界。

分享此文章
WarmWarm

WarmWarm

期許我們的文章天天陪伴您,時時充滿正面能量! 我們的文章兼具:實用面可行動、文化面可聊天, 幫您找到傳遞給家人+朋友+戀人溫暖訊息的方法,讓您成為暖冬太陽般的人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