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結婚嗎?試試「第一位媒人」女媧娘娘♫•*¨*•.¸¸♪

女媧娘娘補天造人的故事廣為人知,但祂還是「婚姻之神」、「求子之神」快拜呦 ♥~

中國傳說的上古大神裡面,有兩個名氣最大的女神:一個是王母、一個是女媧。《事物異名錄.坤輿部.山.王母山女媧山》:「十道山川考,太行山為天下之脊,一名王母、一名女媧。」

王母娘娘、女媧娘娘是否從這裡演變為神的?這不是這篇文章要描述的,這裡先挑女媧娘娘來說,是因為這位女神,是歷史上「第一位媒人」,創造了影響人類深遠的婚姻制度(女權主義者先不要激動)。

正經點!這是歷史記載der

在神話傳說中,女媧娘娘類似創世神、創始神。祂和伏羲是兄妹,人首蛇身,曾煉五色石補天;其實,祂第一個創造的世間動物不是人類,依據傳說:「正月初一造出雞,初二造狗,初三造羊,初四造豬,初五造牛,初六造馬,到了初七這天,才用黃土和水,造出一個又一個小人。」

這些「小人」就是我們人類的先祖,女媧娘娘造了一大批之後,覺得速度太慢,於是扯下一根藤,沾了滿滿泥漿,接著揮舞藤條,泥漿灑在地上,一下子變成了很多的小人。

有了這麼多人類,死掉之後再造也很麻煩,女媧娘娘接著發明「婚姻制度」,並充當媒人角色,讓人類依靠自己的力量,一代一代繁衍下去。因此,女媧娘娘被奉為婚姻之神、媒人祖神,又稱「高媒」。

在周朝之前,人類非常重視女媧娘娘,有時連皇帝都要親自去祭祀,這才有後來商紂王因對女媧娘娘沒禮貌,娘娘派九尾妖狐變成妲己迷惑紂王的故事。OK回到標題的內容,孔子最推崇的《周禮》裡面也有關於祭祀女媧娘娘的記載,典禮非常隆重的,必須豬、牛、羊三牲齊備才行,這叫「太宰」。

時間在每年春天二月,年輕人可以在女媧娘娘廟前唱歌跳舞,《周禮》:「於不時也,奔者不禁。」翻譯成白話文:兩情相悅,看喜歡就自由戀愛囉,誰也不能干涉。所以前面才強調,女權主義者先不要太激動,因為以後發展出的繁文縟節,甚至有些「禮教束縛」,都不是女媧娘娘的主意啦。

婚後沒小孩也可以求

成語「天作之合」出自《詩經‧大雅》:「天監在下,有命既集,文王初載,天作之合。」是描述周文王和太姒的婚姻。太姒是個賢淑的女子,剛好配有德行的文王,這婚姻實在是「上天」美意撮合啊!

俗話說:好人做到底,好神當然…女媧娘娘既然撮合了世間男女,發展到後來,那些結了婚沒有小孩的,也紛紛到女媧娘娘廟來求子,於是媒神又要身兼「送子」的任務。

身兼多職,在神仙而言很常見,這也造成台灣廟宇明明供奉同一位神祇,卻有不同的「重點項目」。 台灣供奉女媧娘娘的廟宇,舉兩個例子,宜蘭壯圍補天宮、花蓮縣豐濱鄉女媧娘娘廟;前者廟名「補天」顧名思義,拜的主神,就是補天造人的女媧娘娘;而位於豐濱鄉海邊的女媧娘娘廟就不同了,強調的是女媧創造了男人女人,才讓人類生生不息,最特別的是廟名,除了中文還有日文、英文、羅馬拼音,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Google看看。

分享此文章
WarmWarm

WarmWarm

期許我們的文章天天陪伴您,時時充滿正面能量! 我們的文章兼具:實用面可行動、文化面可聊天, 幫您找到傳遞給家人+朋友+戀人溫暖訊息的方法,讓您成為暖冬太陽般的人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