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說:「都沒人要跟我玩!」不要回答「自己玩就好了。」用6步驟來處理♥~
小孩對「被拒絕」的恐懼,會引發未來情感和情緒問題,大人要耐心處理。
對「被拒絕」的恐懼,是童年最深刻的情感創傷之一。當然,這裡的「被拒絕」是指情感上的,不是指「物質」,大人還是不能放任小孩想買什麼就買什麼,要注意的是小孩被拒絕之後的情感、情緒問題。
常見「被拒絕」有:「沒有人喜歡我!」、「沒有人要跟我玩!」、「分組的時候,她們都不跟我一組。」這些事情,大人可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,「自己玩不就好了。」或是回答:「不要這麼想。」
千萬不要呀!

大人覺得沒什麼了不起,但對小孩而言,「被拒絕」這件事,意謂,「我這個人」所有已知的經歷、思想和感受,都被「否定」。如果小孩沒有得到適時協助,會對人際互動產生錯誤認知。
舉例來說,小孩可能會在需要向人開口、展現友誼、邀請別人的時候,莫名陷入焦慮、怕被別人拒絕。
當這樣的負面經驗成為常態之後,有可能演變成,每當有人對小孩展現熱情、友善,小孩可能不太容易感受好意,反而用自己經歷過的冷漠回應,來回應對方的友善,造成誤解。
大人要冷靜~ 3件不要做的事情
長期有「被拒絕」情緒困擾的小孩,更容易出現其他心理問題。美國伍斯特聖十字學院(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 in Worcester)的心理學副教授喬德(Stephenie Chaudoir)的實證研究發現,長期對「被拒絕」敏感的人,身體會產生特殊的生理反應,很容易緊張、不安,抗壓性也比一般人低。
聽起來會害怕吧?但小孩有「被拒絕」的情緒困擾時,大人也不要反應過度,有4件事不要做:
1.跟小孩說「不要這麼想」。
2.直接認定小孩被霸凌,去找老師或同學的家長。
4.想得非常嚴重,擴大成嚴重的社交問題。

6個步驟~協助小孩發展健康社交
當小孩有「被拒絕」的情緒困擾時,大人有義務協助,以下是心理學家的建議:
STEP 1:先抱抱小孩,讓小孩在家中覺得被接受、被愛,這很重要。
STEP 2:希望孩子跟朋友間怎麼相處,就用這種方式跟孩子相處。
STEP 3:聽小孩描述整個情況,大人要注意,先不要下評斷,耐心聽小孩說說他的感覺。通常反應愈大的孩子,會比較快平復。在這時常常會發現,可能是有特定一兩個小孩,或一兩種情境,讓小孩很在意,出現比較強的情緒;可以提醒孩子,在其他環境情況下,還是有很多人喜歡他,並舉一些正面的例子來證明。
STEP 4:教小孩分辨「事實」和「感受」的差別,大人陪著小孩去發現,也許對那件事,只是比較多愁善感、想多了些,這時可以陪小孩散步、跑跑步,進行一些活動,不要鎖在情緒裡面。。
STEP 5:探索原因,教孩子社交技巧。例如,小孩是真的比較害羞,還是有情緒困擾?有時原因反而不是太害羞!
常見的小孩團體裡,各方面表現優異、積極的小孩,不見得在群體中比較受喜歡,反而容易感到挫折、不開心。大人不要認為小孩做錯事,可以教小孩一些社交技巧:多對別人微笑、也讓其他小孩主導遊戲規則、主動邀請別人一起玩。
接著,可以問小孩,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呢?怎麼解決?大人小孩一起討論。
STEP 6:如果常常發生,可以找老師聊一聊,看看是否有霸凌的情況。

期許我們的文章天天陪伴您,時時充滿正面能量!
我們的文章兼具:實用面可行動、文化面可聊天,
幫您找到傳遞給家人+朋友+戀人溫暖訊息的方法,讓您成為暖冬太陽般的人。